地处洪泽湖畔、明祖陵镇的盱眙县希望小学,是江苏省第一所、全国第17所希望小学,在校2100多名学生,60%为留守儿童。今年35岁的徐州姑娘洪玲,在这所学校任教已经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来,洪玲带过的学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她珍藏的10多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800余名自己曾经帮助过的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
洪玲爱孩子,在学生家长中出了名。"她对班上的每个孩子,可以讲,比对自己家的娃还要好。"采访中,谈及洪玲对孩子的爱,家住明祖陵镇渡口村的学生家长戚茂永话没说完,泪水已挂在脸上:"我们家穷,夫妻俩都有病,没有劳动能力,靠政府救济过日子。去年夏天,儿子放学来家居然穿了一双新凉鞋,还抱回来一堆崭新的课外书,当时我就火了,怕儿子不学好,在哪里偷来的,逼问半天才知道,是人家洪老师见我们家儿子大夏天还穿的破棉鞋,自己掏钱给我们家儿子买的。"儿子的话,戚茂永信,因为他早就听说,好几个小孩上不起学,都是洪老师付的生活费。
洪玲爱孩子,尤其疼爱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自尊心强,心理负担重。"洪玲回忆,有一年她带四年级,班里有位叫刘星(化名)的学生,连续几天不交作业,上课也不在状态,要么打瞌睡,要么发愣走神,放学了也不回家,在校园里乱蹿。洪玲把他喊到办公室谈心才得知,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刘星既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这几天母亲发病,动不动就打孩子,导致刘星不仅没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连家也不敢回。刘星的境遇,洪玲疼在心里,她立即带着刘星到超市买了吃的,又把他送回家。打那以后,洪玲成了刘星家里的常客,买菜做饭,缝缝补补,照顾着母子俩。洪老师的好,滋润了一个少年稚嫩的心灵。终于在一次课间操后,刘星飞快地跑到洪玲跟前,迅速塞给洪玲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洪老师,我想叫您一声‘妈妈’!"如今,刘星已经顺利考取了盱眙中学,每次遇到烦心事,他都会打电话给他的"洪妈妈"。
洪玲爱孩子,孩子们也爱他们的"洪妈妈"。"他们之间建立的那种感情,好得都让人嫉妒。"采访中,德育处主任朱奇红向记者提起这样一件事——"三个月前的一个周末,我和洪老师都教过的留守儿童、目前正在读初中的黄薇(化名)突然来到学校,手里拎着箱牛奶。"朱奇红好奇,问黄薇拎牛奶到学校干嘛,黄薇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朱奇红,洪老师平时忙着照顾学生,经常顾不上吃饭,她听说牛奶有营养,就用自己卖易拉罐赚到的第一笔收入给洪老师买了箱牛奶送过来。"你对孩子付出多少,孩子心里有杆秤,虽然只是一箱牛奶,却是孩子对洪老师满满的爱。"
十年,800多名留守儿童,一个共同的"爱心妈妈"。这些孩子,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已经走向社会,有的正在继续初中、高中学业,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空,都会回到母校来看看。正如洪玲当年的学生、去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的杨佩佩(化名)所说的:"在盱眙希望小学,有我们温暖的回忆,有一个让我们日夜思念的‘洪妈妈’,还有我们跟她永远也说不完的心里话。"
十年,岁月如歌,洪玲的爱心故事仍在继续。2014年4月,由"中国好人"、"感动盱眙十大道德模范"、盱眙县希望小学教师接兴国创办的兴国爱心工作室正式挂牌,洪玲第一个报了名,成为工作室的首批爱心志愿者。而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获得了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巾帼标兵"、"盱眙县十大师德之星"等荣誉,并在前不久被网民推上了"盱眙县好人榜",当选为"盱眙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