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莉,女,现年35岁,中共党员,现任金湖县黎城镇西苑社区居委会主任。该社区是个老小区,地处县城中心地带,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居民8678户,18000多人,设13个管理网格。社区居民外出打工较多,其中困难家庭儿童有50多人。对此,林晓莉深思熟虑,在做好社区常规性工作的同时,悉心担起代理家长的重任,并组成"代理家长关爱团",受到群众的尊敬与好评。
林晓莉深知,关心留守儿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好就更难,需要多方助力。因为关爱路上,不仅要为需要关爱的小孩家庭捐钱、捐物,还要安抚他(她)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像同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对此,她经多方调查,决定组织动员退休在社区有爱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一起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成立西苑社区"代理家长关爱团",并根据关爱者每个人的特长与兴趣采取就近、自愿的原则进行分工,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使社区众多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林晓莉是一名普通党员,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务负担可想而知。但她为尽一个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多年来,她不仅带头为困难家庭儿童捐款、捐物,还带领"关爱团"成员一起用真情温暖留守儿童,他们热心帮助家庭困难儿童万鹏愉快学习和生活就是其中的一例。
万鹏,今年16岁,是西苑社区的一名困难儿童,几年前,他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随母亲生活。不久,万鹏的母亲病世,父亲和另外一个女人组成了新的家庭,并有了一个小孩。而他的父亲又常年在外地打工,继母在家看孩子,对他生活和学习不管不问。小万鹏在失去了母爱的同时又得不到父亲的照顾,整天闷闷不乐。后来干脆不上学,离家出走。林晓莉知道后,立即动员社区和部分"五老"人员帮忙寻找,后来在一个桥洞下找到他,孩子穿着羽绒服,脏兮兮的,那时已是四月份了,林晓莉拉住万鹏的手,问他有没有吃饭,孩子两眼望着她摇摇头,热心的"五老"李逢生赶紧带他来到小饭店点了水饺,林为他买了一套运动装,帮他换上。随后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万鹏告诉他们,后妈时常早上烧点稀饭就出去了,到晚上才回来,他没有钥匙,中午经常没饭吃,晚上只能吃早上剩下的稀饭。林晓莉和"五老"李逢生带着万鹏来到他家,后妈说家里很困难,万鹏父亲在外打工都没钱寄回来,现在这个孩子又小没人带,她都在自己母亲家吃饭的。林晓莉听后,就真诚地告诉她继母说,你家有困难可以找政府帮助解决,但不能不管孩子的生活。万鹏不上学是不行的。对林的话,后妈不愿接受,父亲也避而不见。万鹏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住在乡下,也没有经济来源,最后只好和万鹏的外婆联系,并多次做她外婆工作,希望她能看在自己已过世女儿的份上把万鹏接回家照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林晓莉的感召下外婆和外公同意把小孩接回家。由于万鹏长期营养不良,身体出现了贫血,学习成绩很差。林晓莉又到处筹集资金为万鹏增加营养,暑假期间还为小万上家教补课。
但事情总有波折。万鹏在外婆家生活后,他父亲不但不来看他,连每月200元生活费都不给,也找不到他父亲的人。林知道后,为小万鹏申请法律援助,用法律手段为小万鹏讨回了部分生活费。万鹏在外婆家生活也给外婆家带来了新的矛盾,舅舅、舅妈责怪外婆外公多事,自家孩子要照顾和扶养,还把一个外姓孩子带回来,外婆感到很为难。这时,林晓莉既做他舅舅舅妈工作,又做他外婆工作,以减少家庭矛盾,为小万鹏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是让外婆外公和小万鹏与舅舅舅妈分开住;二是林晓莉和"五老"李逢生跑单位求部门领导为小万申请了低保,使小万鹏快乐生活。
现在小万鹏于实验初中读书,林和代理家长工作团成员每月定期对他走访,并与学校联系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每年帮他申请经济救助,让其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