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泽县,有这么一位普通的民警,数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来。以爱心、耐心、热心关爱着那些失足、问题青少年,帮助着那些无业青年就业,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作出了贡献,他就是洪泽县高良街道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圣龙。
用爱心帮教失足青少年自立
青少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份内事。2011年,张圣龙由部队转业分配至洪泽县公安局工作,现为洪泽县公安局高良涧派出所社区民警,2014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张圣龙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多年来,张圣龙先后深入学校、乡镇进行法律知识宣讲 30余场(次),受教育的青少年12000余人,重点向青少年宣讲《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并紧密联系社会上以及在校青少年学生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乱纪案例进行以案释法,启发青少年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失足青少年陈某,2012年11月因伙同他人聚众斗殴被公安机关查处,后被判刑,刑满后一度破罐子破摔,与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交往,不听父母劝说,整天迷恋于网吧、酒吧等场所。当张圣龙了解后主动介入,和其结成对子,坚持做到定期见一次面或电话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坚持每季度做一次社会调查和群众走访,了解其现实表现,每个季度会与他的父母沟通一次,还从侧面通过周边邻居了解他的真实表现;坚持帮助树立生活信心,目前,陈某在洪泽一家园区企业开铲车,表现良好。
用耐心教育问题青少年转化
多年工作经验使张圣龙充分认识到教育转化问题青少年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问题青少年往往在校是差生,平时行为不规范;在家亲情缺失,或宠爱有加。帮助一名问题孩子及时转化,就能减少一名青少年违法犯罪。于是张圣龙经常跑学校、到社区去了解情况,与问题青少年促膝谈心,结对关爱,先后转化了12名青少年。县城一中学初三学生吴××,经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一起鬼混,上课迟到早退,有时还旷课,学校领导、老师教育无效,准备劝其退学。他父母在淮安市区做生意,深知儿子的素质和表现,对学校决定未提出异议。张圣龙得知这一消息后,先后三次去市区找他父母商量,等小吴回来,叫他写了悔改书。随后又和他父亲带着悔改书去找学校领导,学校最后决定改为"留校察看"。在张圣龙和他家人的耐心教育下,该生认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再未发生违纪问题,安心学习,按期毕业。
用热心帮助无业青年就业
帮助失足青年找生活出路、问题青年找工作、无业青年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多年来,为了帮助失足青年找到生活出路,张圣龙常常四处奔波,找单位领导宣传政策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至安置。几年来,先后帮助近10名青年就业。其中:两劳释解青年4名,问题青年3名,无业青年2名。有一名女青年刘××,2O12年2月在担任公司保管员期间犯贪污罪,被判刑一年半,缓刑二年,厂里决定开除她。张圣龙得知消息后,先后几次找到该厂主要领导,反复讲明关于缓刑人员的生活出路的有关政策。厂领导说,支部研究过了,事情不好办,张圣龙不怕麻烦,又找到该厂据理力争,厂里终于同意小刘来厂上班。县城某中学有一名初三学生陈××因成绩差,厌学离家出走。家长找遍了县城,并到淮安、南京等地寻找一个多月,花费近万元也未找到。后来南京市公安局来电话要家人将她带回,回家后,家长非常气愤,先用皮带抽,后用铁链将其捆在床铺上。张圣龙得知此事后,专门到她家做工作,向家长讲明孩子擅自离家出走,固然不对,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以错对错,限制人生自由,摧残孩子健康是违法的,要他们立即纠正。随后对孩子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劝她返校继续读书,陈××怕成绩太差,跟不上,又临近毕业,要求帮助找个工作,张圣龙考虑到实际情况,便与她舅舅一起,帮她在淮安找到了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