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圆梦人——记金湖县孙集小学教师叶芳
发布日期:2016-12-08  【关闭

 

       她是一位好老师,名叫叶芳,现在金湖县孙集小学任教。10年前,镇关工委领导上门与她联系,说她在本镇有人熟、地熟、老朋友多、知识面广的优势,请她在关心留守儿童方面发挥余热。于是,她便与家人商量,下决心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无私地倾注在留守孩子的身上。十多年来,先后有20多名留守儿童,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健康成长,有的上了初中、高中,有的已考上大学,还有的仍在上小学。
       小振宇是她收留的第一位留守孩子。由于父母婚变,母亲外出到广东打工。父亲在生活难以维系的情况下,也到苏南一家企业当了保安,把年仅8岁的小振宇留在了家里,让70多岁的爷爷奶奶来看管。小振宇因此变得少言寡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在此情况下,叶老师经常到小振宇家辅导,让他感受到家庭、社会的温暖。在她的精心关照下,孩子忘掉了父母离异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快乐和幸福又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生活上开始能够自理,学习上也有很大进步。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区启明中学,目前成绩非常好,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10岁的杨灿坤是一名寄养在姑姑家的留守孩子,由于姑姑家生活并不富裕,加上自己有两个孩子,还要忙农活,根本照顾不过来。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他成了一个无人管束的"野孩子"、"淘气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当叶老师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着急,便主动把小灿坤接到她的家中,义务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业。通过一年多的辅导,小灿坤的学习成绩大有长进。
       关顾留守儿童,最困难的是冬季。由于天气寒冷,小孩子容易生冻疮。叶老师每天都烧好热水,让孩子们洗完脚、用过水后再入睡。半夜里,叶老师总要起来好几次,给住在她家的孩子们盖被子,并按时叫他们起来上厕所,以免尿床后引起感冒。一旦感冒,叶老师可忙坏了,既要照顾这个,又要照顾那个,就像一个职业保姆。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来并不容易。通过多年来的坚守和努力,她的付出没有白费,当看到这群孩子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她心里就格外踏实。今年中秋节,她曾关爱的一名初中留守学生,现在昆明学院读书的吴欣睿发来短信说:"我最敬爱的叶老师:您的教诲一直陪伴着我;您的关爱一直温暖着我;您的导航一直指导着我。我在孤独无望之时,庆幸有您的关爱,不然我哪有今天,哪能成为班上的班长!叶老师:您是我们留守学生的圆梦人啊!在中秋夜来临之际,祝您中秋节快乐!身体健康!"。
       她还是所在村校外辅导站的辅导员。她利用辅导站这个平台,动员更多的老同志组成留守儿童流动关爱工作团,带动身边的"五老"为留守儿童服务。双休日,尤其是寒暑假,村辅导站总是聚集着一批"五老",他们分别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这些老年人在一起相互探讨、交流经验,分析每一名留守儿童的性格、行为习惯,设计恰当的教育方法等。同时,他们还把自己在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辅导留守儿童、在心里上疏导矫正留守儿童的经验和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照顾和培育好身边的留守儿童。当有人问及叶老师这样做图的是什么时,她总是乐呵呵的对他们说,她一个人帮助留守儿童,最多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她们一大批人都来帮助留守儿童,就可以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整个社会和谐,所以她图的是一份社会责任!这些话,激励了数以百计的老同志各显其能,大家利用双休日、假期、晚上,与留守儿童谈心、讲故事、辅导作业,活跃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去年寒假的一个下午,叶老师辅导完学生课程后,送一个留守儿童回家后的路上,骑电瓶车不慎跌入农田旁的水渠中,冷得直打哆嗦,那一夜,她一直不能入睡。后来,这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电话中对她说:"叶老师,是您尽到了孩子爸爸老师应尽的责任,我们真惭愧!"这件事感动了全镇18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吕良镇关工委 陈玉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