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理想信念的火种在青少年中传承
1999年赵千里从淮阴教育学院院长的岗位上离休后,成为淮安市关工委的一名报告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看到广大青少年茁壮成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他由衷高兴。而当看到少数孩子不思进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时,他忧心如焚,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点事、出点力。
赵千里深知,革命传统报告要对学生、青年职工、学生家长等报告对象产生积极影响,必须要有能够打动他们的宣讲内容。为此,他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每天都读书看报,为自己注入新的知识,用知识来架起与青少年沟通的桥梁,拉近与青少年心灵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老古董",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年轻老汉"。
多年来,赵千里注意积累,"书报随身带、有空学起来、学时带笔记、有用记下来",先后整理了110多本笔记,2000余万字资料,内容涉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历史、道德修养、名人名言、学习成才、历史典故、英雄人物、贪官者戒、强身健体等几十个类别。同时,他还自费到延安、井冈山、遵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故居参观瞻仰。每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他都仔细记录那些生动的事例、翔实的史料,将它们运用在传统报告之中。
"讲青少年心里的话,讲他们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让革命传统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他们的心灵。"这是赵千里给自己定的要求。20多年来,上千场报告,每一场他都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一次报告会上,他总是结合自身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经历,讲故事,说趣闻,活跃现场气氛,增强报告效果,赢得掌声。他经常在不同的报告场合动情地唱起经典歌曲的段落,如《松花江上》《抗大校歌》《新四军军歌》《黄河大合唱》等,还有革命战争年代的民歌唱词,如"十里好风光"、"共产党领导真正确"、"锄头舞"、"秧歌舞"等,这些歌曲,内容既通俗又健康,孩子们听起来十分新鲜,很有教育意义,有时下面的小听众们也跟着唱,使报告会变成了欢乐的大合唱。
每次报告会,赵千里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包括中专生、高中生,侧重探讨人生哲理性问题,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著片断、诗篇。对初中生、小学生则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故事,努力做到生动活泼。作报告时赵千里时而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时而激烈奔放、慷慨激昂,报告会气氛融洽、笑声不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理想信念的火种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20多年来,每一场报告会赵千里都精心准备。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初冬,淮阴市淮海中学邀请赵千里去作报告,当天风很大,作报告前,校方考虑到赵千里年龄大,准备把会场调整一下,让学生迎风坐,赵千里背风讲。赵千里得知后坚决不同意:"我一个人受寒着凉不要紧,让几千个孩子迎着风听,万一有孩子受寒着凉影响了上课学习,那怎么行!"那场报告,赵千里迎着大风,精神抖擞地为3000多名师生讲了两个多小时。
淮阴县中高燕同学说:"赵爷爷的教育报告诚恳感人,使我懂得了人生意义,是我人生旅途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坐不住,会场秩序难维持,为他们作报告一向都是难点。有一次赵千里到淮安市实验小学作报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2000多名孩子坐在操场上。赵千里开始有针对性地从"小"讲起:像我这样老人卖老不好,但像你们孩子也不能卖小。照我说你们又不小,新安旅行团就是在我们淮安成立的,他们年龄最小的才9岁,但他们"人小志气大,宣传抗日走天下,行程9万里,个个顶呱呱",还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赞扬。接着,赵千里又朗读了"新旅"创始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诗:"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还说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这个通俗易懂的开场白,引得孩子和老师们精神振奋,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会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走动讲话,直到报告结束,孩子们仍然坐着不动,还喊着要赵爷爷继续讲故事。那一刻,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赵千里内心非常舒畅。
赵千里说:"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和鼓励,为孩子们作报告,再苦再累也值得!"
"三不原则"彰显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次,赵千里应邀到市区一所中学为学生家长作报告,在上楼的时候,他听到有的家长在议论:学校简直是没事干了,请个老头来讲课,他能讲出什么道道来,耽误我们的时间。赵千里听了非但不生气,反而体谅这些家长,因为之前赵千里已经做了充分调研,了解到学生家长中大部分人是靠做小生意、干体力活谋生,平时与孩子沟通少。为此,赵千里作报告时,引用大量事例和生动故事阐述家长的责任,讲如何教育孩子成人成才,态度真诚恳切,感动了家长。每当赵千里讲到有趣的地方,会场掌声阵阵。报告会一结束,家长们就围上来,除赞扬外,还索要赵千里的电话号码,希望能和赵千里交朋友。这之后,赵千里又接着为学生家长讲了3场,听众一场比一场多。许多家长动情地说:"还是赵老了解我们,他的报告说到我们心里去了,我们愿意听。"
在赵千里20多年革命传统报告中,有一次特殊的经历,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那就是为淮安市聋哑学校的孩子作报告。接到任务后,赵千里多次去学校了解情况,向老师学习讲课方法。作报告时,赵千里做到板书字大而工整,报告内容条理清楚,充分运用生动的表情、灵活的手势,再配上哑语翻译,让聋哑学生们听得懂,听得入神,许多聋哑学生都流下了泪水。这一场特殊的报告,更加坚定了赵千里为孩子们做好报告的信心和决心。
加强对青年职工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也十分重要,为此,赵千里把为工矿企业青年职工作报告也视为自己的分内事,曾为淮阴华能电厂、淮阴钢铁厂等几十家企业作报告,特别是为宿迁泗阳洋河酒厂青年职工作报告时,从酒讲到做人,讲到企业经营,讲到治国理政,为当时调动泗阳县企业职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都起了重要作用。
赵千里始终保持离退休干部的良好形象。每次作报告,赵千里都严格执行自订的"三不"原则:一不要报酬,二不要招待,三是半径在20公里内不要接送。20多年来,赵千里的自行车已换过6次外胎,骑坏了8副脚踏子。有的单位见赵千里不肯收钱,就给赵千里买取暖器、饮水机、电风扇等物品,赵千里都随时转赠给学生会、工会使用。
20多年来,赵千里义务作革命传统报告的事迹尤其是他的"三不原则"感动了淮安人。说到赵千里,许多人都说:"赵老的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精神感召,他让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奋斗。"
(节选第一、二部分。题目为编者所加)